近年,人民幣收藏的確火爆,但是相對于紙幣而言,作為人民幣輔幣的硬幣收藏,關注度一直不高,屬于冷門。不過,這幾年不起眼的硬幣,行情節節上漲。 紀念幣漸成投資首選 紙幣收藏升值,硬幣收藏亦水漲船高。硬幣被細分為流通幣、紀念幣、金銀幣、古幣等。據河南中錢商貿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助理朱春峰介紹,目前流通紀念幣中收藏熱度最高的是中國人民銀行建行40周年紀念幣,被譽為流通紀念幣“幣王”,價格從去年年底的3300元飆升至目前的4800元。 早期紀念幣精品《寧夏》緊隨其后,從780元升到了1400元,《六運會》從520元升到850元,《建國三十五周年》則從330元升到了460余元,《新疆》從去年年底的90元快速拉升到目前的150元,《廣西》從90元升到155元,《大熊貓》從85元升到145元,《金絲猴》從75元升到了135元。 中國金幣總公司總經理單建生提醒投資者,要注意幣市贗品泛濫的問題和投資誤區。以“五大天王”硬幣為例,國內收藏市場上一般不會出現零散的“五大天王”分幣,藏家在收藏時需要留意贗品。 長城流通幣更具收藏價值 幾乎每個年紀稍大的老百姓都曾經使用過流通硬幣,但不少人未必了解流通硬幣的不同門類。朱春峰表示,常見的流通硬幣就可以分為普制流通幣和精制流通幣,表面看區別不大,但是精制幣是經過打磨拋光的,其收藏價值很高。 不少市民以為流通紀念幣更適合投資收藏,其實我們曾經用過的部分普通流通幣收藏價值更高。朱春峰告訴記者,“1980年至1986年發行的長城流通硬幣更具收藏價值”。這套流通幣不但見證了改革開放的歷史,而且與每個老百姓的經濟生活息息相關。由于很多長城幣通過裝幀進入收藏市場,部分年份的硬幣在市面上已經難見到。最貴的要數1986年版的長城幣,壹元硬幣則被稱為“長城幣王”。 部分年份硬幣值得收藏 分子硬幣自從1955年誕生以來,就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,但隨著人民幣面額逐漸增大,分子硬幣已逐漸退出貨幣流通,失去了流通價值。不過,業內專家提醒說,也有少數年份的硬幣具有收藏價值。比如1955年至1959年的分子硬幣比較稀缺,尤其是1957年、1961年的1分硬幣,帶光的高品相的,一枚喊價2000元左右。1959年的2分硬幣,收藏價格也超過1000元。1956年1分硬幣收藏價格800元,1955年1分幣也值200元一枚。 本周,貴金屬市場伴隨著大宗商品的回漲已經穩定到1600美元/盎司的上方,京劇臉譜第三組金銀幣的現貨價格比前期期貨價格略有上漲;紙幣市場只有部分小品種成交較好,投資者對整個紙幣市場的關注度較低;流通幣市場依然是最不活躍的版塊,已經有近一年沒有任何起色??傮w來看,整個錢幣市場受到目前經濟整體下行的影響缺乏活力,這種市場狀況可能將持續一段時間。 紙幣市場:整個紙幣市場幾個大的板塊沒有任何亮點,總體成交量較少,中行100周年系列紀念鈔繼續保持上周的低迷狀態,投資者觀望的情緒較濃厚,相反一些小的冷門品種受到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關注,5分硬幣和1分紙幣目前市場已經沒有貨源,價格已經較前幾周有所上浮,同時1分硬幣開始受到關注,目前價格偏低,具備炒作空間,建議關注。 流通幣市場:整個流通幣市場依舊是死氣沉沉,零星的成交量,眾多被套牢的投資者,流通幣市場成了被遺忘的投資板塊。 金銀幣市場:得益于貴金屬價格的反彈,京劇臉譜三組金銀幣的面世價格高于前期的期貨價格,隨著京劇臉譜三組金銀幣的大規模上市,五臺山金銀幣系列已淪為二線的次新品種,同時價格出現小幅回調,成交也不及前期那般熾熱;11和12小規格金貓近兩日繼續放量成交,來自禮品盤的需求格外旺盛。 |